初秋时节,在景德镇市湖田瓷社陶瓷文化国际传播交流中心,澳大利亚艺术家大卫·瑞德(David Reid)兴致勃勃地向参观者讲解个人艺术展上的作品。只见一件瓷瓶上,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个舞动的小人。“这件作品描绘的是跳广场舞的人们,画画的时候我感觉像在写中国书法。”大卫笑着分享创作故事。
作为“洋景漂”,大卫每年会在景德镇住上一段时间进行艺术创作。今年9月,他将近三年在景德镇完成的作品集结成“此时·此刻:我和景德镇的故事”——David Reid陶瓷和水墨艺术展。这场个人艺术展也是大卫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9月4日,他在中国迎来70岁生日。
“生日办展的想法来自大卫,因为他觉得景德镇是人生的重要一站。”艺术展总策展人章晨是大卫的好朋友,见证了这名外国艺术家在千年瓷都如何实践艺术的跨界融合,“大卫以陶瓷为载体,融合多元文化,向世界展现他在中国所感知的美好。”
来景德镇之前,大卫旅居上海,以纸为媒,通过水彩画记录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深耕绘画领域40余年,他名声在外,参与主持过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高校艺术机构的设计项目。他与陶瓷结缘,始于2018年。那一年,他来到景德镇,想寻找一个场地长期画画。当年9月,景德镇举行千名陶艺家迎省运会活动。在上海有工作安排的大卫结束行程后,立刻坐动车赶到景德镇,兴致盎然地将沿途看到的徽派建筑、乡间田野、骑行的人们画到瓷瓶上,为作品取名《从上海到景德镇的记忆》。
在景德镇,大卫从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展现出旺盛的创作激情。他跟随章晨学习洒蓝技艺,并将其运用到陶瓷作品《海景》《中国窗》中;他将青花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惊叹于几百年来景德镇匠人对青花瓷制作技艺的传承延续;他还将购买月饼的长队、地铁里的乘客、跳广场舞的人群等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图景“搬”上陶瓷,“我的朋友看了都感到好奇而有趣”。
在创作陶瓷作品的过程中,景德镇变成大卫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我爱景德镇,这里就像家一样。”这份真挚的情感,化作他传播陶瓷文化的不竭动力。
今年6月,“丝路瓷行”中国景德镇陶瓷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章晨作为该展的策展人,将展览信息告诉了大卫。得知消息后,大卫特意带着多名朋友赶到悉尼。
9月,大卫借生日之际,把妹妹和朋友邀请到景德镇,带他们看看这座中国小城的传统、现代和国际化。“因为哥哥的生日,我有机会第一次来到中国,非常激动和兴奋。”大卫的妹妹埃洛伊丝·海登告诉记者,“是哥哥带我走进陶瓷世界,他想让大家都来感受景德镇的热情和艺术氛围。”
谈到未来,大卫希望有机会介绍更多澳大利亚艺术家到景德镇交流,也愿意帮助更多景德镇艺术家走向世界。他说,人与人的相聚、心与心的交融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美好。
“虽然我不懂中文,但我会用我的双眼观察中国,用作品记录我对这个国度的热爱。”大卫用陶瓷展示创意、传递情感,分享真实而生动的中国故事,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写下生动注脚。(张 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