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区建设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相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全区教育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锻造一支躬耕北疆、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教师队伍改革纵深推进,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推进各级各类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健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探索实行高等学校、幼儿园人员总量管理。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特岗计划、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等补充4.8万余名基础教育教师力量。实施“银龄教师行动”“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项目”,3400余名教师发挥无私奉献精神,到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支教。
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素质能力显著提升。将加强师范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纳入教育强区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内蒙古大学等高校举办研究生教师教育,推进自治区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改革,构建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学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支持部省联动试点项目,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区高校引育高层次人才较“十四五”初期翻了一倍,人才培育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地位待遇稳步提高,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区教育系统构建起完善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和选树宣传体系,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大力压减面向学校和教师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事项,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在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通过暖心举措不断增强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 (记者 刘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