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与省局(公司)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紧扣“五大振兴”,精准施策、克难奋进、锲而不舍,以武汉烟草力量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全市系统先后定点帮扶12个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员17人,累计投入资金1070万元,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精彩答卷。
组织建强建优,凝聚发展合力葆本色
组织兴,则乡村兴。近两年来,武汉烟草相关负责人到帮扶村走访、调研、慰问20多次,认真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有序轮换和持续选派,一批能力强、水平高、懂基层的干部担任起村级带头人。同时,以支部联动、乡村共建、民情相融为支点,将党建帮扶贯穿定点帮扶工作始终,开展联学联建结对活动26场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产业因地制宜,积蓄源头活水添亮色
强农兴农,产业是根本。武汉烟草坚持“因村施策、科学规划、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补短板、锻长板、强弱项,既突出壮大村集体经济,又注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先后在帮扶村建成了200千瓦光伏电站、红冠桃种植基地、茶园基地等产业,协同省农科院开展产业规划,变“输血”为“造血”,近年来,帮扶村集体收入累计增加119.6万元。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村民,武汉烟草加强技术指导和渠道拓展,帮助他们开发特色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武汉市“十大脱贫攻坚典型”叶时晏就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走稳走好致富路,养殖了60头黑山羊、11头牛,家庭年收入达到7万元。
人才加力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厚底色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武汉烟草既在“培”上下功夫,也在“育”上做功课,通过“走出去”开拓视野,“请进来”传经送宝等方式,提升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近两年来,组织省农科院、市农科院专家现场培训5次,种养殖技术培训4次,外出学习3次,捐赠图书100多本,发放培训资料570余份。同时,实施乡贤、能人回归工程,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汉楼村果农王小明在“乡贤能人回归工程”的号召下,带着创业梦回到了汉楼村,成为了村里的产业带头人,种植桃树、发展林下养殖经济,既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还辐射带动了村民就业,仅去年就支付村民工资近20万元。
生态宜居宜业,焕发绿色活力显秀色
武汉烟草以持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抓手,积极宣传发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先后维修改造房屋46座、硬化道路35.35公里、修建机耕桥10座、灌溉水渠7625米、清淤池塘12.2亩、解决安全饮水困难户113户、建设路灯507盏、建设晾晒场17个、修缮活动广场9270平方米、厕所改造8个,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点改造14处,村医务室更新2个等,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蔡甸区龙霓山村入选2022年度“武汉十大和美乡村”。
文化入村入心,推动培根铸魂足成色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武汉烟草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深入宣传和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村民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和勤劳致富中。今年以来,组织党的二十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等宣讲21场次、484人次,入户宣讲157户次,制作展板2块,展报2期,宣传横幅3个。建设农家书屋1个,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是武汉烟草的责任和使命。下一步,武汉市局(公司)将结合相关要求,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在“共同缔造”上再下功夫,在“具有行业特色”帮扶上再加力度,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文字/周潞 王莹莹 卢彦 郝丹 视频/田野 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