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技术员在烤房旁讲解烟叶采烤技术。
盛夏时节,热浪袭人,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进入烟叶采收烘烤关键期。高温炙烤下,兴山县基层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线上+线下”、屋场院子会、1·24工作法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事生产,写好为民服务新“烤”卷。
精准指导把好“采收关”
成熟采收是烤后烟叶具备油、软、亮特征的基础。“采收时要做到三看,一看叶龄、叶色,二看主筋是否发白发亮,三看……”清晨六点多,兴山县烟叶技术员已钻进烟田,现场指导烟叶采收,把好采收技术关。
进入采烤旺季,兴山县烟草专卖局将“精准成熟采收”作为重点工作,联合镇村干部加大下乡走访力度,每天早出晚归,避开高温时段,对烟叶采收开展精准指导。
“你看这片叶,虽然颜色转黄,但主脉还带青,再等两天左右,‘三关’全过才能采收。”在黄粮镇烟农韩正权的烟田,技术员蹲下身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所谓“三关”,是指烟叶成熟采收标准,“视觉关”看叶色由绿转黄、叶脉发白;“触觉关”摸叶片柔软有弹性、叶尖下垂;“质感关”测叶片厚度均匀、无硬筋。技术员将这些技术要领归纳为“一看、二摸、三测”口诀,容易记忆,便于理解。
技术员正在维修烤房设备。
快速响应把好“烘烤关”
“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才是聚宝盆,烟叶烘烤是我们种烟最担心的环节,一炕烟如果烤坏了,损失上万元。”不少烟农对烘烤的重要性心知肚明。
兴山县局构建“立体式”培训体系,以科学烘烤为主要内容,创新“屋场宣讲+集中授课+科普微视频”模式,让烟农随时学技术。在农家屋场,技术员带烟叶样本现场讲解;集中培训采用“理论+实操+考核”闭环模式,做到学、练、考一体;还组织拍摄技术操作微视频转发烟农学习。目前,全县培训烟农800多人次,烘烤技术达标率95%以上。
为保障烘烤质量,兴山县局推行“1.24”工作法,烘烤设备和技术遇到障碍时,工作人员1小时内到现场处置、24小时在线服务。各烟叶站组建烤房维修应急队,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技术人员落实高温天气下巡检机制,早晚检查易受高温影响的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黄粮烟区今年更换24个传感器、15块主板,紧急维修次数下降40%,未出现因设备故障导致烟叶受损情况。
张贴并讲解烘烤工艺图。
对症施策把好“技术关”
“往年这时候,烤房顶部会有水珠滴下来,滴到烟叶上就发霉,造成了较大损失。”兴山县火石岭村烟农牛功权指着烤房顶部新装的风机,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小风机帮他解决了大问题,烟叶霉烂率明显下降。
这一变化源于技术人员的“蹲点式”调研。入伏后,片区技术员在走访中发现,少数烤房出现了烟叶霉烂现象。为此,相关人员连续多天在烤房内外仔细排查,终于找到症结,原来是小火期高温使烤房内外形成温差,水蒸气在顶部凝结成水珠,滴落在烟叶上导致霉变。
问题找到后,兴山县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次试验,寻找解决方案。及时调配、采购小型循环风机,组织党员突击队上门安装,将风机装在烤房顶部,鼓风除湿,既“赶跑”水珠,又加快热量循环。
技术更新很关键。今年,兴山县联合厂家安装最新版“智能烤房控制仪”,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烤房温湿度,远程控制烘烤曲线、燃料供给量。目前全县已安装远程控制设备的烤房达30%,让烟农在家就能远程管烤房。(文/图 胡生锋、穆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