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三峡分行为长江沿岸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积极提供信贷支持,绿色金融守护“一江碧水”。
长江之畔,湖北宜昌。青山翠影、白雾清波、鸥鹭翔集,在滨江公园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背后,涌动着一股强大的金融力量——中行三峡分行以绿色金融为笔,在长江经济带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银团贷款激活“长江大保护”春水。2020年1月,中行三峡分行为全国首个“长江大保护”示范项目-——江西九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放银团贷款,首笔1亿元信贷资金如春水般注入长江沿岸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这笔贷款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壁垒,开创了跨区域协同支持生态治理的新模式。“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项目也为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水治理模式。就像一位亲历者所说:“这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一种理念的破冰,证明绿水青山值得真金白银的守护。”
智慧管网串起生态环保新联盟。除宜昌主城区污水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外,中行三峡分行以长江为纽带,将金融服务半径向外延伸,相继为安徽芜湖、重庆巴南、江西彭泽等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水环境综合治理聚焦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智慧管控,让曾经“看不见”的地下管网变得透明可控,既能实现源头截污,又可精准调度每一滴水资源。到目前,中行三峡分行累计为长江沿岸4省11个市县投放相关贷款8.72亿元,让跨越千里的生态治理获得同频共振的资金脉搏。
金融活水浇出生态经济双生花。长江沿岸的蜕变令人惊叹:江西彭泽因污染而萎缩的养殖业重焕生机,城乡各地万亩稻蟹(虾)综合种养基地洋溢着片片喜人的丰收景象;安徽芜湖在“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理下,实现了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生态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重庆巴南构筑起“清波绿岸”的生态风景线,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价值转换......这些正是“两山”理论最生动的诠释。中行三峡分行信贷支持的不只是环境工程项目,更是破解“生态堵点”、打造“幸福支点”的行动举措。
长江样本书写绿色金融新示范。从上游的重庆到中游的宜昌,从江西的彭泽到安徽的芜湖,中行三峡分行的绿色信贷链串起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珍珠,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微观实践。这种跨区域协同融资模式,为全国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金融方案。相关项目已守护长江超500公里岸线,惠及人口超千万,每年减少污水直排数百万吨,真正让金融成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器。
江水东流,奔涌不息。当重庆的智能数据与安徽的监测平台隔空对话,当江西的生态水产与湖北的甜美柑橘共搭电商快车,一条生态与经济交融的绿色长廊正在长江两岸徐徐展开——这是“两山”理论在新时代最动人的长江故事,更是金融报国理念在青山绿水间写就的壮美诗篇。(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