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江汉平原的阡陌间,智能灌溉系统正精准浇灌着连片稻田;鄂西山区的茶园里,茶农们忙着采收夏茶;长江岸线的养殖基地中,数字化投饲机掀起层层涟漪……生机勃勃的农耕图景背后,凝聚着2.7万名农商行职工的一份贡献。
在湖北金融监管局的大力指导下,全省农商行积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创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5500多名“金融村官”进驻14400多个村组,对广大农户及市场主体进行评级授信。截至5月末,与3.83万个家庭农场及农业专业大户、5813个专业合作社、197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5万农户建立主办行关系,超9000亿元金融雨露润泽荆楚热土,让美丽乡村的画卷更加壮美、乡亲们的笑容更加灿烂、共同富裕的大道越走越宽广。
服务下沉村组,让村民享受到金融便利
全省农商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与水电气一样,优质金融服务也是普惠公共产品,关乎老百姓的钱袋子以及创业兴业。如今,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在全省农商行的努力下,村里面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便捷金融服务。
在远安县,生猪养殖大户李先生最近遇到了资金难题。300多头生猪进入快速育肥期,饲料需求激增,资金周转吃紧,若不能及时补货,不仅影响出栏时间,每头猪将损失200元利润。正当他焦灼万分时,远安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向他推荐了“楚农e贷”。
“我本来以为这次贷款又得折腾好几天,没想到农商行1天时间就办下来了。”李先生说,“这笔贷款对我来说太及时了,我用它买了优质的饲料,确保了生猪按时出栏。”
为何贷款很快就能办下来?远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这笔贷款通过智慧平板现场采集资料,实时录入省农担平台,即可实现了从“指尖申请——线上审批——快速到账”的“一站式”极速服务,仅用1天便完成50万元贷款放款。
“楚农e贷”是由农商行与湖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专为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该产品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签约“全流程”“零人工干预”,有效解决了涉农主体“融资慢”“担保难”等传统困境,让金融“活水”能直达“田埂圈舍”。
目前全省农商行已有74.4万户客户像李先生一样体验过“指尖金融”的便捷。在秭归县,柑橘种植户郑先生“秒贷”购买果园农资;在应城市,莲藕种植大户姚总指尖操作,就解决了扩大种植面积的难题。截至5月末,全省农商行“301”线上贷款余额突破800亿元。当金融服务插上数字翅膀,“最后一公里”正变为“零距离”。
积极推广信用价值贷款,帮助农民把信用变为资金流
“金融村官顶着烈日送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在孝感市云梦县,“农田博士”刘四田感慨地说。
农商行金融村官到葡萄采摘园了解融资需求和经营状况。
刘四田作为一位深耕农业多年的“科研型”农户,近年来致力于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种植。在他的千亩蔬菜基地里,南瓜、西兰花、松花菜等特色蔬菜长势喜人,不仅采用智能滴灌系统、绿色防控一体化技术,还引进了全周期数字化种植管理系统,探索“良种+良法+良机”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路径,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
今年6月,云梦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左晨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刘四田在推进蔬菜基地技术改造过程中面临一定资金压力。考虑到刘四田有着深耕多年的行业经验、持续稳定的经营数据、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行业口碑,左晨为其介绍“农民个人信用价值贷”新产品,并协助其整理资料并加急上报审批。在评估中,刘四田获得了A级的评估结果。随着100万元纯信用贷款顺利到账,刘四田的蔬菜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以往,想贷100万,得有抵押。”刘四田说,没想到,凭借着信用也能贷款100万元。
此次贷款采用的“农民个人信用价值贷”是湖北省创新推出的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改革的结果。该产品主要聚焦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过程中“无抵押、轻资产、融资难”的突出痛点,通过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模型,系统分析借款人资产状况、经营能力、信用记录、家庭收入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并将借款人级别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信用价值的科学画像。根据评估等级,单户最高可贷100万元,农业企业可达1000万元,期限最长3年,还款方式灵活。
作为“两农”信用价值贷款的首批试点县市区之一,云梦农商银行将持续推进涉农信用贷款业务发展,以点带面,以试促推,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和产品推广力度,打造“两农”信用价值贷试点示范单位,为全省“两农”信用价值贷提供宝贵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大力推广创业担保贷款,让“归雁”在家乡也能出彩
“真没想到三天就能拿到30万!这不仅是周转资金,更是我扎根家乡的底气!”在武穴市某食品配送商行的仓库里,返乡创业青年小潘摩挲着新进的一批货物感慨道。曾经在异乡漂泊十余年的他,如今通过武穴农商银行广济分理处的创业贴息贷款,实现了从“打工候鸟”到“创业归雁”的华丽转身。
农商行工作人员到黄金梨种植大户杨成东百亩梨进行贷后回访。
今年初,观察到社区团购兴起趋势的小潘毅然返乡,在城区创办食品配送商行。正当他准备扩大库存时,30万元的资金缺口却让事业刚起步的他犯了难。在他一度想要放弃时,广济分理处“六访六增”走访小分队在网格化服务中捕捉到这一需求后,迅速启动“融资诊疗”服务:网点负责人带队实地勘察仓储情况,客户经理驻点整理进出货流水,同步对接人社局完成就业资质核验,最后仅用三天便完成了全流程审批,2.25%的超低执行利率也让小潘一度惊喜不已。有了这笔资金的注入,小潘的食品配送商行迅速扩大了规模,不仅库存更加丰富,也让老家乡亲们的菜不愁销路,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面对同业竞争白热化态势,武穴农商银行瞄准小微客群融资痛点,主动突围,将创业贴息贷款打造成“普惠金融拳头产品”,通过网格化走访,内外勤化身“金融顾问团”,深入街巷村社靶向纾困,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推力。
全省农商行将继续以普惠金融为笔,以责任担当为墨,不断完善覆盖更广、触达更深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千村万户,切实担当起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责任,为绘就荆楚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图/文 祁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