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汉市双碳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李源摄
黄浦江畔,沙湖之韵与上海创新浪潮交相辉映。9月23日,“沙湖碳心・沪链未来”2025年武汉市双碳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活动汇聚鄂沪两地政府代表,以及长三角地区双碳领域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和智库代表160余人,集中发布多项双碳政策与规划。此次鄂沪两地的绿色相约,不仅为全国碳市场大会预热,更通过全程绿色办会的实践,彰显了武汉特别是武昌区发展双碳产业的坚定决心与诚意,向长三角乃至全球的绿色技术、资本和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概念性规划研究成果,创新提出以滨江数创走廊、环大学创新发展带、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新三区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全国碳金融和双碳服务业集聚区、全国低碳应用场景先行示范区、双碳经济国际交往与展示中心“两区一中心”。
法国夏邦杰建筑事务所相关代表分享低碳绿色建筑领域实践成果,其零碳甚至负碳建筑案例,是全球领先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先进材料与节能科技的生动双碳实践。武昌区与夏邦杰的深度合作,是加强国际低碳合作、以绿色开放促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凸显武昌对国际顶流低碳设计企业的强大向心力,为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加速建成双碳经济国际交往与展示中心注入了强劲的国际动能。
会上发布了武昌人才十条,未来该区将通过人才和项目资金扶持、高层次人才承载平台建设、人才创业全生命周期基金支持、教育医疗安居配套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支持引进和培育碳金融、低碳科技等领域高端人才,为双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武昌区聘任了4位长三角地区双碳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武昌区招商大使”。他们将依托自身资源与行业影响力,助力武昌链接长三角优质产业项目、技术团队与资本资源,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据介绍,本次活动全程贯穿绿色低碳理念,以实际行动诠释双碳主题。参会嘉宾证采用“种子纸”制作,以纸浆混合花草种子压制而成,使用后浸湿埋土即可发芽,替代传统PVC材质证件,有效减少塑料污染;活动使用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累计减少燃油消耗约800升,降低碳排放超2吨;会议材料、饮用水瓶均使用再生环保纸制作,减少纸质材料消耗超200份,成功实现“零碳办会”,成为双碳主题活动“知行合一”的生动范例。
作为“双碳”领域的先发区,近年来武昌区持续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积极布局双碳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碳汇大厦为引领,襄阳大厦、天风大厦等楼宇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正全面起势。此次推介会是武昌区践行湖北省“打造全国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沪汉深化绿色发展合作的关键纽带。下一步,武昌区将以碳汇大厦为核心,持续扩大环沙湖双碳经济带集聚效应,着力提升“新三区融合”转型发展动能,强化与长三角地区在绿色技术转移、碳资产交易、低碳场景共建等方面的协同,加快构建“政策+产业+资本+人才”的双碳产业生态,为省、市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武昌力量。(张蕊涵 况昕昀 邓浩 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