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08:56 来源:科技日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用人类干细胞构建出“类血细胞”,这些三维胚胎样结构能够模拟人类早期发育的多个关键阶段,包括血液干细胞的生成。这种“类血细胞”的结构具备自组织能力,发育约两周后开始产生血液,在实验室中成功模拟了人类胎儿的血液发育过程。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杂志。
新人类胚胎样模型重现了器官和血液系统最初形成阶段。显微镜下观察到,这些结构在培养第2天就已自组织形成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这是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发育的三大基础胚层。到第8天,模型中出现了跳动的心脏细胞,这些细胞在真实胚胎中将最终发育为心脏。第13天,团队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血斑,进一步证实了功能性血细胞的生成。他们还验证了这些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血细胞类型,包括关键的免疫细胞。
由于人类胚胎在第4周到第5周时已植入母体子宫,这一阶段的发育过程在真实胚胎中无法直接观察。因此,干细胞衍生的胚胎模型成为研究这一“黑箱”时期的重要手段。此次所有研究均严格遵守国际伦理规范,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了同行评审。
团队表示,当培养皿中首次出现肉眼可见的血红色时,非常令人激动。这一新模型精确复现了人类胚胎中造血系统的启动过程,揭示了血细胞在胚胎生长中自然形成的机制,为药物筛选、早期血液与免疫系统发育研究,以及血液疾病的建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在实验室中生产人类血细胞的能力,标志着再生医学迈出了关键一步,即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来修复或再生受损组织。这意味着未来将可以制造出与患者基因完全匹配的血液细胞,从而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将在个性化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同时,类血细胞捕捉到了人类发育过程中的“第二波”造血事件,由于这一阶段能够产生包括T细胞在内的适应性淋巴细胞,其为研究健康与癌变状态下的血液发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总编辑圈点】
科研人员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培养皿里构建出一种名为“类血细胞”的三维结构。这一结构能逼真地模拟人类胚胎早期血液系统形成的关键过程。它为我们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窗口,可以直接观察和理解生命最初阶段血液系统如何“从无到有”。它对于研究某些先天性疾病或早期妊娠失败的原因至关重要。未来某天,也许我们还能用这种技术,为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提供量身定制、完全匹配的血细胞或造血干细胞,从而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