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原汽车站征迁安置信访事项拖延近5年,经宜春市领导提级包案和多部门会商,该信访难题在今年5月得到彻底解决,20余户征迁户专程送来锦旗致谢。近年来,宜春市推行领导干部包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机制,通过高位推动、机制创新、靶向施策,将信访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该市万人初次信访量全省最低。
宜春市聚焦“事要解决”目标,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原则,以“不欠政策账、不欠法律账、不欠感情账”为底线要求,深化“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改革,推行领导干部包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和思想疏导等多元手段,推动信访积案化解与源头治理双提升。
在制度构建上,宜春市压实领导干部包案“五包”责任: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化解、包思想疏导、包教育稳定、包息诉罢访,要求包案领导必须与信访人面对面交流,通过实地走访深挖问题根源,找到有效解决办法。该市出台《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常态化接访下访工作方案》,形成“领导带头接访、包案化解,干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针对历史遗留积案、跨区域疑难事项、上级交办重点案件等六类突出问题,宜春市建立“提级包案”制度,副职未化解的由正职接力,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信访部门同步启用“四函”督办机制,全程跟踪事项进展,推动实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
在实践创新中,该市坚持“个案突破”与“类案治理”并重。面对丰城市熊某珍等5人因征迁安置问题长期上访的“硬骨头”,宜春市委主要领导主动提级包案,带案下访接访,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信访问题深层次成因。宜春市决定从2024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开展基层治理突出问题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提级整治重点村(社区)42个,39件信访积案随之化解,22名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的干部被调整,1204万元违纪资金被追缴。
宜春市领导干部包案不仅聚力“办好一件事”,更注重“解决一类事”。袁州区城市印象小区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问题,在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创新思维下找到了突破口,通过“先证后税、证缴分离、容缺办理”的新机制,让该小区居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更为全市8万余件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全市累计为130个小区办理不动产权证9万余本,惠及群众超8万户。
去年以来,宜春市365名县级以上领导累计包案1606件,破解了宜春幼专教职工10余年的集资建房遗留问题等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今年7月,该市部署在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县开展重复访专项治理,对90件重点信访事项逐一落实县级领导包案,通过领导包案、部门联动已化解61件,当地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重复访占比降低近10个百分点,“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初始、息访在县域”的良好生态加速形成。
从“被动接访”到“主动下访”,从“个案化解”到“系统治理”,宜春市以领导干部包案为抓手,用政策温度、法律尺度和情感厚度回应群众期待,逐一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和烦心事。这条用担当与智慧铺就的信访工作新路,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温暖与力量。(全媒体记者邹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