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烟草局的同志教会了我识骗局、辨真假,做生意时心里踏实多了!”在荆州区某零售店,零售户熊老板拿着放大镜,仔细地将自己的卷烟做上“暗号”。这一幕,正是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烟草专卖局创新“分层施策、场景赋能、云端传播”三维普法模式的生动缩影。如今,荆州区局正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治理念从“纸上”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与社会服务注入“法治动能”。
精准“画像”分层普法直击不同群体需求
“针对不同人群的法律认知度和需求点,普法不能‘一刀切’,得精准对接才行。”荆州区烟草专卖局法治员道出了分层普法的核心思路。围绕干部职工、零售户、消费者、普通群众四大群体,荆州区局量身定制普法“方案”,让法律知识真正送到需要的人身边。
对干部职工,荆州区局依托“中国烟草网络学院”“法宣在线”平台,将《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转化为“指尖可学”的课程,今年以来,全局70名职工人均学习时长超60学时;此外,荆州区局在线下同步开展劳动竞赛与岗位实战演练,模拟案件办理、法规宣传等真实场景,让“学法”与“履职”无缝衔接,切实提升用法能力。
工作人员在普法宣传台前向消费者介绍真假烟识别方法。
对辖区2000余户卷烟零售户,“移动普法员”每两个月就会完成一轮全覆盖走访。遇到店主吐槽“曾遭遇卷烟掉包”,普法员就结合真实案例拆解防骗技巧;发现有人对“是否违规”认知模糊,就用通俗语言明确“哪些红线绝对不能碰”,让守法经营的意识深植店主心中。
在集镇、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面向消费者的“识假辨假课堂”总能聚集不少人气。执法人员现场拆开烟盒、指出激光码、拉线等关键鉴别点,手把手教大家快速识别假烟;还将“12313”举报热线印在宣传册上,清晰告知遇到问题如何维权,让消费者既懂法规又有“靠山”。
荆州区局对口联系村的村民也能享受到专属普法服务。结合“法律顾问局村共享”工程,区局法律顾问定期前往苏家铺、龙华村等结对帮扶村,开展10余场法律宣讲与咨询活动。不仅帮村民解决了劳动纠纷、老幼抚养等实际问题,更让“遇事找法、依法办事”成为村里的新风气。
借势热点 场景普法玩出互动感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端午龙舟赛、浅山文化旅游节等节点,都能看到荆州区的普法宣传展台和普法工作人员。这是区局“场景赋能”普法的巧思——把法律知识搬进热点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主动学、轻松懂。
消费者、村民代表观看卷烟打假宣传片。
其中,区局联合弥市镇政府举办的普法活动,更是将“干货”满满。现场不仅设置真烟、假烟、新型电子烟“实物展示区”,播放卷烟打假宣传片;执法人员还守在咨询台,一对一解答“怎么办理零售许可证”“买到假烟该找谁”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累计接待咨询8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让普法变成“零距离”的贴心服务。活动还邀请了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及村干部代表参加,工作人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卷烟市场监督。这种“宣传—互动—监督”的闭环模式,让普法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成为连接部门与群众、推动社会共治的“纽带”。
云端发力 短视频+直播让普法“活”起来
围绕“拒绝依托咪酯电子烟”“制售假烟刑不刑”“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卷烟”等热点话题,荆州区局与荆州烟草融媒体中心合作,打造普法直播间,专卖执法人员化身“普法主播”,采用互动答疑、情景模拟、嘉宾邀请等形式,打造生动法治课堂,提升普法渗透力与感染力。
普法短剧《烟路正道》剧照。
区局还将法律知识融入微视频创作,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古城穿越记》借“穿越剧情”,强调“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卷烟”的重要性;而《烟路正道——云记商行普法记》更是成了“爆款”,在人民网发布后反响热烈,在东方烟草报公众号展播期间阅读量超1200次,还成功入选“第十九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评选”。接下来,区局还计划打造微视频IP系列,让普法形式常新、内容常活,让法律知识真正“跃动”在大家的指尖。
从“精准分层”到“场景互动”,再到“云端传播”,荆州区烟草专卖局正用鲜活的普法方式,让法治理念融入日常。“我们要让学法成为习惯,让执法带着温度,让普法贴近生活。”区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学法、执法、普法”融合,为法治烟草建设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攒足“法治底气”。(图/文 陈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