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演示: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有了这两个公交站棚,等车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10月17日,在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新镇鹿鸣路新建公交站棚下,市民肖女士笑着说。这个遮风挡雨的小空间,正是该区推动“功能镇区”建设,答好民生答卷的生动注脚。
作为落实全市乡村振兴“四项行动”的关键抓手,东津新区锚定群众急难愁盼,细化“施工图”,制定《东津新区“功能镇区”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旨在将桐柏路以南、荆山路以北、鹿门大道以东、科学大道以西的东津新镇,打造成“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精致镇区,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政策蓝图要转化为幸福实景,关键在于项目落地见效。目前,该区2025年规划的东津新镇8个重点项目已有半数完工,其余项目11月上旬可全部完工。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环境整治到安全保障,镇区功能短板加速补齐,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
基础设施先行,筑牢宜居“里子工程”。除鹿鸣路公交站棚投用外,贯穿镇区东西的三号路建设正酣,雨污水管网施工已完成95%,建成后将与6条既有道路形成“微循环交通网”,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民生“关键小事”也落地生根:已经投用的密封、环保、高效垃圾转运站,破解了垃圾堆放难题;建成的3座卫生、便捷、节能、人性化的公厕,有效解决了群众“如厕难”;东津新镇中心公园新增了篮球架与智能化健身路径,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加油站”。
在做实“里子”的同时,东津新区注重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鹿鸣路与桐柏路交叉口的微景观中,亮晶女贞、西洋杜鹃错落有致,满天星点缀其间,让道路层次更加丰富;5条主干道上,鹅卵石铺满429处行道树树池,推动镇区从“干净整洁”向“优美宜居”跨越。
外在环境提升的同时,内在服务温暖人心。镇区群众服务中心引入第三方社工站,为老服务中心每月常态化举行读书会、健康讲座,让老年群体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安全防线同步筑牢:投入15万元建成的浩然中学应急避难场所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物资,并强化消防指导与应急演练,全面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与自救能力。
“‘功能镇区’建设既要补短板解民忧,更要提品质增福祉。”东津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项目督导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四项行动”落地见效,为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朱科 毛陈宇 黄俊丽 王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