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近年来,乐安县持续推深做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通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立挂点帮扶企业机制等举措,为企业减负赋能,打造投资兴业的沃土。2024年,乐安县营商环境评价跃居抚州市第一方阵。如今,乐安县正以“店小二”式服务,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改革引领 构建“亲清”政企新生态
近年来,乐安县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通过建立干部挂点企业制度、组建服务企业专班、开展政企座谈会、针对园区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等方式,协调解决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中,乐安县制定了“1+4”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政企沟通机制,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运输、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等实际问题,指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及时兑现惠企政策,不断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增强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年以来,该县累计兑现惠企金额1.29亿元,惠及企业177家。
江西博瑞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卢敏说:“落户乐安后,园区想企业之所想。去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乐安县政务服务中心立即行动,联合园区、银行等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主动宣讲贷款扶持政策,不到一周,便成功将500万元贷款资金注入企业。”企业安心发展的背后,是乐安对经营主体的全周期呵护:从投资落地到生产经营,政府充当“护航者”,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服务升级 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新标杆
如何让产业联合体发挥集聚效应?如何解决企业痛点、堵点问题?乐安县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了“锂电产业全链审批”专窗和“竹笋产业”专窗,实现了54项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一链办理。按照“能上则上、应上尽上”原则,将49项涉及资金兑付的事项全部上线至全省统一建设的“惠企通”平台,平台上线惠企政策事项办理率达100%。
同时,乐安县建成了园区政务服务分厅,落实了“园区事、园区办”,为企业项目投资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免费服务。建立重点企业“五个一”挂点帮扶企业机制,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会、茶话会、银企对接会,解决企业发展的一批实际问题。今年以来,为12家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问题36个,为36家重点企业帮助招工526人。
此外,乐安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简易注销、“证照分离”改革等举措,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要素支撑 筑牢“减负赋能”发展新基石
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是基石。乐安县精准聚焦财政支持、用工服务、执法优化三大领域,为企业减负松绑、保驾护航,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乐安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用好“财园信贷通”“续贷周转金”等政策贷款,切实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今年以来,该县通过“财园信贷通”为59家企业共提供融资贷款3.94亿元;通过“续贷周转金”累计发放18.20亿元,帮扶企业131家次,显著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针对用工难题,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之家”平台,大力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招聘。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岗位3500余个,举办线下招聘会30场,为园区企业招工1625人,园区员工总数达7986人。同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累计提供1000余个用工岗位,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此外,乐安县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推行“综合查一次”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机制,制定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清单501项。依托“双随机、一公开”和抚州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将全县609名行政执法人员及园区300余家企业纳入监管,在企业设置监督二维码,严格落实“入企扫码”制度,确保“平台之外无执法”,并安排专人对平台实时监督,对未扫码入企检查行为即时预警、及时纠正。设立“企业安静日”,让企业安心经营、专注发展。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入企检查,并安排专人实时监督扫码情况,确保政策落地。今年以来,该县共免罚3980件(免罚金额69.9万元)、从轻处罚597件、减轻处罚14件,获得企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