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乡间公路上,一台黄色小挖机灵活挥舞机械臂,所过之处,丛生的杂草纷纷倒下,路面重新变得宽敞。驾驶室里,90后小伙曾鹏程专注操作,汗水浸透衣背……这一幕被路人拍下上传到社交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关注,浏览量破亿。
近日,记者来到丰城市荷湖乡,探访这名因开着挖机除草而走红的年轻人。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这件“顺手”的事,曾鹏程坚持做了13年。
2012年,刚满20岁的曾鹏程拜师学开挖掘机。一次收工途中,他发现村道两侧杂草疯长,几乎侵占半幅路面。“路况看不清,又容易藏蛇,乡亲们出行不安全。”他当即向师父提议顺路清理。得到支持后,他第一次挥动挖斗铲除了杂草。从此,这一“顺手”的善举,便成为他的习惯。
2017年,曾鹏程贷款买下一台挖机,经常外出接业务,“顺路”除草的“版图”也扩大了。春夏时节草长得迅猛,同一路段他常需反复清理。“草铲了又长,我就再铲。反正路过,不费啥事。”他笑着说。
路过的乡亲经常看到曾鹏程开着挖机在路边铲草,以为是“政府派来的”,后来才知是他的义务劳动。有人问他图啥,他憨厚答道:“把路边的草铲掉,村民出行会更安全方便一些。”
曾鹏程有一副热心肠。除杂草之外,他的挖机更成了山乡的“救援神器”。荷湖乡地处山区,遇到收割机陷泥坑、车辆侧翻事故,只要接到求助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稻田机收季节,曾鹏程的挖机每年要救出不少陷入烂泥的收割机,近处的救援不收钱,远的也只收点油费。今年7月,一群越野爱好者被困深山,头车悬在65度陡坡上,十分危急。曾鹏程用挖机臂一点点将车“挪”回安全地带。车主塞来1万元酬金,他推拒不过,最终只收了成本费。
一个人的坚持,带动一群人同行。13年公益路,曾鹏程的善举感染着乡亲,也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身边很快聚集起一支志愿小队,他们经常到附近的玉华山景区清理垃圾、倡导文明旅游。
从“除草小哥”到“救援达人”,曾鹏程用挖机书写了别样的青春。他的故事虽平凡,却因持久的温暖而闪闪发光。(邹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