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儿熟啦!”
10月5日,正值莱阳梨最佳采收期。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的梨园已经热闹起来。56岁的果农王勇利落地戴好手套,一托、一转、一拧,外皮泛着黄绿光泽、直径约12厘米的莱阳梨被麻利地“请”下树,小心翼翼地放进身边的果箱。
“这颗少说一斤!”王勇眼角漾出笑纹,种梨20年,他的18亩梨园又将迎来好收成。“今年一亩地估计能下五六千斤梨!”相比过去,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没加入联合社之前,亩产不稳定,每斤梨的收购价也不高,也就两块多,现在能卖四到六块。”
王勇口中的联合社,是莱阳市梨乡梨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这个由12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自2019年成立以来,将莱阳梨核心产区的3100亩梨园纳入管理。园内五万多棵百年以上的老梨树和一万五千多棵四百年以上的老梨树,每年向鲜果市场供应高品质莱阳梨。
“莱阳梨是‘好品山东’区域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到23.8亿元,同比增加20.5%,创历史新高。”莱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科科长徐健说,受自然条件等限制,莱阳梨种植面积难以扩大,长期以来都是一种小众果品,推动其市场化,走精品路线、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尤为重要。
“糖度、化渣度是莱阳梨是否好吃的关键。”联合社负责人王英杰介绍,“我们要求种植户严格建立施肥、打药等台账,采收前还组织专家检测分级,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确保消费者吃到的都是正宗的好梨。”
眼下,梨子还挂在枝头,订单早已“追”到地头。记者了解到,自10月1日开园采收以来,王勇家果园附近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买家们守在村道旁,等待梨子装车发走。
来自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水果商李伟就是其中之一。“莱阳梨香甜多汁,回头客特别多。今年的梨个头大,甜度能到17度,不愁卖。”李伟早在9月就预订了100箱古树梨和一批精品梨,专供老客户。
好口碑带来高人气。今年,莱阳梨采收期赶上国庆中秋长假,梨园也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在西陶漳梨园风情区,河北游客赵女士带着孩子体验采摘。“莱阳梨是药食同源水果,能润肺止咳、清热化痰、促进消化,很适合秋天吃。”
不仅鲜果走俏,莱阳梨的“第二曲线”也在不断延展。10月5日,山东一品堂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金黄澄澈的一枝笔莱阳梨汁被精准灌装,封口、打包后整齐码放,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中秋佳节,我们特地推出限定礼盒‘沁月梨香’,上线当天直播销售就超过6万箱。”一枝笔莱阳梨汁是首批“好品山东”品牌,据企业办公室主任丁爱霞介绍,为了把莱阳梨汁推向全球,公司一次性通过了ISO、HACCP等认证,具备出口欧美的资质。
“随着梨汁、梨膏、梨脯、梨干、梨脆片、梨酒等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莱阳梨产业链越拉越长,品牌也更具生命力。”徐健说。(王鹤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