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十四五”期间,潜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潜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内容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发展成果,关注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文化活力激发、农业农村、平安法治等民生关切主题。每场发布会将通过“成果发布+答记者问”形式,直面社会关注,解读发展举措,营造“建功支点 勇打头阵”的氛围,为潜江“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汇聚强大合力。
从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单位的获批,到一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跨越式增长,到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的完善……10月11日,湖北省潜江市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潜江科技创新交出亮眼答卷。
潜江科创中心。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科创平台搭起“硬骨架”,产业创新有了“强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是潜江市“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成果之一。走进潜江科创中心,42家科技企业、服务机构与科创平台在此集聚,并以其为核心构建“1+N+M+L”科技创新平台体系,4个产业技术研究院、49个企业研发机构、22个异地研发机及1个概念验证中心构协同运转,一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图景正徐徐展开。此外,潜江还以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不仅建成本地科创载体,还积极“走出去”布局离岸创新节点,年内将建成潜江(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苏州、深圳等地离岸科创中心也在谋划推进中。
依托扎实的平台基础,潜江在特色产业领域成功“出圈”:获批国家火炬潜江微电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跻身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成为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单位。在绿色化工、光电子信息、虾-稻等优势产业领域,1个院士工作站、16个专家工作站、5家科技小院先后落地,其中1家科技小院获评“全国最美科技小院”,2个专家工作站入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案例,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平台体系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注入了“科技活水”。
2025年推荐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10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在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科创成果结出“丰硕果”
中巨芯率先在国内实现系列化集成电路制造用电子化学材料的供应能力,鼎龙完成集成电路CMP抛光垫生产和KrF/ArF光刻胶自主研发,晶瑞实现超净高纯异丙醇在14纳米及以上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产业化应用和产品的国产化……在潜江,微电子材料领域的“破局”故事不断上演。“十四五”以来,潜江积极落实湖北“61020”全链条攻关工程,聚焦重点产业“卡脖子”难题,推动企业持续突破关键技术,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不仅如此,农业科技创新同样成果斐然。“潜江龙虾1号”“潜江龙虾2号”等小龙虾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为“潜江龙虾”品牌注入了科技内涵。截至2024年,潜江市省级科技成果达12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4.82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37.41%,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55亿元,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愈发通畅。
创新主体跑出“加速度”,新质生产力汇聚“新动能”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潜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十四五”期间,潜江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推动创新主体实现“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97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58.18%,预计2025年将突破2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06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036.84%,预计2025年将超550家。
在专精特新培育赛道上,潜江同样表现亮眼: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3家企业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称号,128家企业跻身创新型中小企业行列。此外,43家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2家全省百强高企先后涌现,1家企业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大专项,1名科技型企业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主体的蓬勃生长,让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2024年达到159.93亿元,占GDP比重达16.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创新生态织密“保障网”,全链条服务激发“新活力”
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17.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09.44%,研发投入强度达1.82%;2024年科技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高于湖北平均水平……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潜江对科技创新的“真金白银”投入。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潜江设立2000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为339家企业发放信用贷13.4亿元,“科创贷”“科创e贷”等专属金融产品,让科技企业“缺钱”不再是难题。
2025年4月10日潜江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启动会签约现场。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潜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累计培育“四才”976人,优化高校专业设置7个,成立特色学院3个;选派3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和企业一线,实现区镇街道全覆盖;通过“科技副总”引智工程,从高校院所选派19名科技人才,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2个、转化成果13个,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在知识产权领域,潜江更是构建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体系,先后获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域、潜江龙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57.6%;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科技型企业注入4.75亿元“金融活水”,“潜江龙虾”地标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与湖南株洲、河南南阳、江西萍乡等多地签署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协议,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22件,为创新主体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潜江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提升”。未来,潜江将继续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全链条服务激发创新活力,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潜江力量”,在“十五五”科技创新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