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再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阿爸、二哥走的时候,我都没能回来送他们最后一程,我心里是亏欠的。”故事中,黄旭华饱含深情的跟母亲致歉,台下的师生有人眼含热泪,有人疑惑不解,有人泣不成声。为什么他会消失30年?为什么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去世了,他也不回来看他们?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国防事业隐姓埋名了30年,在64岁时终于回到故乡与年迈母亲重逢时,母亲已经认不出他了。“别人卡我们的脖子,我们中国人不能认输!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孝。”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观众的心里。
10月11日,由东湖高新区和文华学院联合举办的“追光前行筑支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讲活动在文华学院温情启幕,师生代表300多人接受了这场激荡人心的精神洗礼。
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红星照耀中国之光
“我是谁?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在你身边。”主持人引入短片,历史的画面徐徐展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扑面而来,将所有人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信念如磐、初心如炬的年代。《长征》点燃红色的追光之旅,从党史与嘱托中锚定“追光”方向。
文华学院学生屠尊晟,长征朗诵表演者感慨:“初读此诗时,我只当是文字的豪迈,再品才懂这背后是血与火淬炼的信仰。”表演结束后,他说,作为大学生,我们虽无战火硝烟的考验,却也面临学业攻关、未来选择的“长征路”。“我相信这首诗从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永远沸腾的精神火种,提醒我们以‘不怕难’的劲头,走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长征。”
主讲人以“一条精神脉络”破题——从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到1998年抗洪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再到抗疫大战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湖北“三大精神”贯穿百年奋斗史,成为新时代“追光”的精神底色。
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的万乐嫒坚定地说:“我们要将三大精神,融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活动现场
改革开放道路之光
“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祝酒歌》吗?”主持人适时发问,将观众带入那段热血沸腾的改革开放年代。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在熟悉的旋律中娓娓道来,父辈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与汗水。
“这封信给烟火中写故事的人,写如何勇赴这平凡的生活……”歌曲《写故事的人》,深情款款的讲述了新时代建设者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奋斗故事的感人情怀。歌声柔情似水,抚慰内心:“写朴素的灵魂赤脚狂奔过的青春,写父亲的眼神归乡的票根……”
演唱者文华教师李吕婷深情地说:“练歌时,我哭了好多次。”歌词击中她柔软的内心,她感叹,每个人的微光虽如萤火,但汇聚一起,就能铸就时代的辉煌。平凡人,是时代宏大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是这个时代故事的书写者。
活动合影
科技赋能光谷之光
光谷,全国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年创新求强,光谷自主创新迈向前列,是改革开放发展历史的缩影。
“他为我们创造的那道改变历史的光,将一直照耀着他深爱的这片土地。致敬赵梓森院士!”文华师生表演的《“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用生动的故事形式再现了这位科学家为中国光纤通信事业贡献毕生心血的感人事迹,致敬他为我们带来的那束光。
一直以来,光谷矢志不渝“追光前行”“光联万物”,坚定不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你们的长飞梦是什么?”庄丹说,用6到8年时间做到这个领域的全球第一。节目《长飞的“承诺”》,展现了光谷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坚守与担当。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长飞公司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光谷人追求创新的精神。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享誉世界的“中国光谷”,东湖高新区走过了30余年的辉煌征程。
近90分钟的宣讲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追光前行的步伐永不停歇。
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姚德超说,此次宣讲活动,用“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奔赴光荣梦想的宏伟蓝图。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信念传递。文华学院党委书记郑畅表示,今天这场追光之旅,是一堂让人动人心弦的大思政课,启迪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贡献。后续我校将持续打造更多深入心灵、触动灵魂的精品思政课,让梦想之光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光芒。(文/图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