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鄱阳湖湿地到长江岸线,从赣南丘陵到赣北平原,绿色成为赣鄱大地最亮眼的底色。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智能风机迎风转动,厂区与公园交相辉映……推窗见绿,举目见景,绿色转型通过清新空气、碧水流淌和低碳生活,化为人们切实感受到的美好。绿色企业蓬勃发展,绿色项目加速集聚,一股追“新”逐“绿”的热潮正在赣鄱大地涌动。
一座小岛,向绿而行
长江之滨,一座小岛枕山环水,细细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轮廓。这正是江西北部的瑰宝——彭泽县棉船镇。
如今,这里有了一个新名字:零碳岛。
远眺湖面,微风发电机与“风车树”错落交织;漫步岛上,街巷间立满了无铁芯永磁风光互补智慧路灯,“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
眼前的场景,岛上的村民张师傅深有感触。“过去一到刮风下雨,就停电。”他感慨道,如今岛上有了风电,就不再担心极端天气下岛外输电线路故障导致的停电问题,居民用电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棉船岛落地生根,成为这座岛上的美丽风景,而岛民与零碳结缘,始于4年前的一个重大合作。
2021年7月,国家电投集团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当地政府推进棉船零碳岛项目,探索将风能、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与农业、渔业、旅游等资源有机结合。
一场声势浩大的能源行动迅速开展。18台风力发电机组拔地而起,35千伏集电线路、110千伏升压站及10兆瓦/10兆瓦时储能系统等基础设施相继建设。
“如今,100兆瓦棉船风电项目已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不仅满足了全镇3.2万名居民的用电需求,还能每年向岛外输送超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国家电投江西核电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与此同时,棉船岛通过构建“能源供给—民生改善—生态优化”的闭环体系,在岛上探索建设零碳公园、零碳5G基站、绿能蔬菜产业园等,创新融合促进生产与就业,推动全域零碳应用场景建设,让居民生活更加清洁化、低碳化。
目前,棉船岛年发电量达到2.44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新增就业500人,年产值增加2亿元,利税新增1500万元。
去年,江西推选并发布11个“无废细胞”典型案例、35个“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典型案例、150个“美丽细胞”实践案例,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细胞”近1400个,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一家工厂,因绿而兴
清晨,走进位于南昌的华润江中湾里制造基地,仿佛步入一片开阔静谧的森林公园。俯瞰园区,厂房依地势而建,生产设施巧妙隐身于绿林之中,工业管道不见踪影,大片区域被森林与湖泊自然覆盖。
这座被誉为“最美中国工厂”的基地,是江西省重点建设的中医药产业园区之一,也是江西推动绿色制造、建设零碳园区的生动缩影。
“这里在规划之初就坚持顺应山形水势,大部分区域依旧保留着苍翠森林和清澈湖泊湿地。”华润江中湾里制造基地总经理钟志坚介绍,江中药谷不仅是园区建设理念的创新,其绿色发展模式还通过一批先进技术的应用激发了产业动能。
步入江中药谷固体制剂大楼,厂房设计充分融入节能、环保等理念。与传统流水线不同,这里的原料与成品从同侧进出。
“我们采用双U形立体设计,融入中药固体制剂绿色制造技术,不仅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净化区面积,还最大限度缩短了物流距离。”钟志坚介绍,这里物料传输实现了100%的密闭化,药渣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吊篮式循环提取与MVR浓缩集成技术使蒸汽消耗降低了60%;建成的高效机房较常规机房年节电约30%……技术创新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企业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4万吨,利用厂房屋顶建成7.7兆瓦光伏电站,可年均提供清洁电力约850万千瓦时,自发绿电占比约30%。
此外,景德镇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陶瓷循环经济示范园,采用余热发电和陶瓷碎片再利用技术,显著降低了能耗和固废排放;萍乡高新区在钢铁、建材等行业进行低碳工艺改造试点,企业通过协同处置固废和二次资源,实现废物交换利用……
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江西省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江西省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十四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4%。目前,全省已经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44家、绿色园区27个,全省省级绿色工厂产值约占规上制造业产值20%。
一片林场,以绿生金
带上工具,扎进林子里,巡逻、养护……在崇义县麟潭乡独石村,村民刘庭胜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山巡林。
“冬天到了,天气干燥,不每天看看心里不踏实。”刘庭胜说,同样一片林,过去卖木头,现在卖碳汇。如今,只要把森林管护好,他就能获得新的收入。通过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刘庭胜和乡亲们靠“卖空气”走上了增收的新路子。
“树木产生的氧气可以转换成碳排放指标,卖给有抵消需求的企业,用于抵消它们排放的二氧化碳。”赣州市崇义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抓住全省林业碳汇开发试点的机遇,崇义县国有林场总场主动探索,在龙峰林场、高坌林场率先实施3.4万亩碳汇林和240亩固碳增汇试点。经专业机构测算,这些项目年均碳收益预计可超过50万元。
2020年,崇义、武宁等4个县开发的1.69万吨地方公益性林业碳汇在赣林碳抵消平台登记。同时,依托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全省34个县创建了县、乡林业生态产品交易场景,全省林业生态产品累计交易额超150亿元。
“江西森林面积达1.55亿亩,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二位,在造林碳汇类项目上有着先天资源优势。”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负责人介绍,全省已有11个造林碳汇类项目提交至国家有关平台,项目数暂列全国第二位。
同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始终将碳市场建设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围。截至10月,全省已有44家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累计买入570万吨,成交额约3.7亿元;卖出1500万吨,成交额约10亿元。
天更蓝、水更清,赣鄱大地用一幕幕生动的实践,绘就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站在新的起点,江西仍将循创新之道、执生态之笔,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记者 李政昊)
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便携式:小型背包伪基站】
价格13000usdt。小型便携式1个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价格16000万usdt。小型便携式2个运营商版,包含8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七八千条。
【车载式:车载2个运营商全频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2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更高端定制生产。需要更高配置的4G/5G伪基站,单独定制生产即可【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