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盐化工园区。
初秋时节,江汉盐化工业园内塔罐林立,机器轰鸣与创新活力交织,产业链升级的浪潮正推动这片以“盐”为根基的产业热土,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稳健迈进。
2025年5月,园区正式获评D级化工园区,这一代表“较低安全风险”最高标准的荣誉,不仅为园区贴上了安全合规的“金字招牌”,更成为其激活产业升级动能、实现传统化工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契机。
以“稳”固基:从风险攻坚到标杆打造,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化工园区安全等级分为A至D四级,D级意味着安全管理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是企业扩建、产业链配套的“通行证”。对于承载着“盐—氯—碱—精细化工”产业链核心功能、聚集了长飞光纤、菲利华等龙头企业的江汉盐化工业园而言,安全始终是发展的“生命线”。氯碱反应的强腐蚀性、危化品运输的流动性、特殊作业的复杂性,让园区安全管理面临重重考验。
2024年初,园区风险排查“亮剑”,发现17家危化企业中3家重大隐患整改滞后,14个重大危险源里2个监测设备存在数据发送中断问题。直面风险,潜江高新区迅速组建专班进驻园区,实行“一患一策”,督促企业完成重大隐患整改与设备更换。
“最忙时日均行走步数超3万步,白天逐一对接企业核对信息,晚上整理问题清单。”高新区安全生产服务中心负责人孙伟的话,道出了专班工作的艰辛。当最后一处隐患整改完成,园区重大危险源监测覆盖率、数据实时传输率均实现100%,为D级创建筑牢了坚实基础。
如今,走进高新区智能化管控中心,十二大模块构成的“安全中枢”令人震撼:液氯储罐压力、温度数据实时显示,运输车辆轨迹偏移自动触发预警;封闭化管理系统对恒安停车场进出车辆进行整车抓拍监测,曾精准拦截阀门泄漏的硫酸运输车。
以“进”提质:循环经济赋能,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安全“稳”住了,发展的“进”才有了底气。江汉盐化工工业园以“盐化工+”为纽带,依托D级园区的合规优势与安全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向倍增。
在园区内,18家企业中有12家形成“副产物互供、废弃物利用”的生态闭环:长飞光纤的废水经“超滤+反渗透”净化后,成为园区冷却用水补充,每日节水1200吨;某企业的氢气尾气为另一家企业提供燃料,年减碳1.8万吨;菲利华公司每年回收废料2.3万吨,相当于少开采1座小型矿山……园区累计投入8.2亿元实施23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建成集中供热管网、工业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3%,废水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
循环经济的“磁吸效应”持续释放,安全合规的园区环境更成为吸引优质企业的“强磁场”。日本信越、法液空等国际行业巨头,鼎龙、京东方等国内行业龙头纷纷落户,推动园区产业能级不断跃升。2024年,江汉盐化工工业园交出亮眼“成绩单”:规上工业总产值67.9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3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26亿元,税收3.35亿元。
向“新”而行:锚定新起点,打造华中盐化产业高地
“获评D级园区不是终点,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潜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园区将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依托智能化平台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通过风险评估优化企业分级管理;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引入上下游优质项目,强化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全力打造华中地区盐化产业高地。
从曾经的“谈化色变”到如今的“安全可控”,从产业链单一到循环经济蓬勃发展,江汉盐化工工业园书写出“隐患清零、智慧护航、产业跃升”的实践答卷。未来,这座以“稳”守业、以“进”拓新的化工园区,将继续以安全为基、以创新为翼,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文/图 周莹 张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