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喜欢踢足球的孩子,都能有球踢、有人教、有梦追。”9月1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顺峰介绍,近年来,山东体系化探索一批重大改革措施,成为校园足球综合改革的“试验田”。
2024年以来,山东获批全国唯一的体校与本科高校“3+4”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全国教育系统唯一的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试点,创建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3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获批1个全国足球职业学院、1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青少年训练中心共建试点。
面向全体普及推广,针对精英培养专长,山东成为足球人才培养的“丰产田”。坚持“畅通道、扩规模”,高质量建设281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带动每年200万人次参加足球比赛。按照小学、初中、高中6:3:1的比例,畅通升学体系,2024年全省438所初、高中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6764人。曲阜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新设足球运动专业。设在山东体育学院的国家足球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950人,居全国足球学院首位。2024年176人次入选各年龄段国家梯队,数量居全国前列。历城二中女足获得1次世界中学生锦标赛冠军,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实现“三连冠”。
邢顺峰介绍,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一步,山东省将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足球育人环境,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畅通的成长路径。
包括体教融合“一盘棋”,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将持续发挥好教体双方月度会商机制,每年统一制定并共同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日历。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不同年龄段相衔接的高水平足球队。支持各地依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市县级青训中心,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覆盖。支持高校与职业俱乐部、省优秀运动队共建专业足球队。
推广普及“一体化”,激发校园足球新活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分学段一体设计足球教学训练指南,把足球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后延时服务,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足球兴趣小组、社团或俱乐部。推动高校开足上好足球课,鼓励幼儿园开展足球趣味活动。高质量建设3000所左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快乐足球”志愿服务、公益足球赛等活动,推动男女足协同发展。
人才成长“一条龙”,畅通升学发展新通道。鼓励各地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人才“一条龙”升学体系,允许小学、初中校队成员在县域内、市域内成建制升学。有序扩大体校与本科高校“3+4”贯通培养规模,探索普通高中、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贯通培养试点。
赛事体系“一张网”,搭建竞技育人新舞台。将校园足球赛事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建立覆盖全学段、贯穿全学期的赛事网络。构建以“省长杯”足球联赛为引领,青少年足球联赛、特色学校联赛、“体彩杯”足球比赛为支撑,国际、区域邀请赛为补充的“1+3+N”校园足球赛事体系。创新“周中主客场制”、打造“最美主场”,让比赛回归校园,让校园赛场成为育人主阵地。(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