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安全感达98.95%,电诈案件损失数下降12.9%,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满意度达97.09%……江西继去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优秀省份后,今年再次获此殊荣。
这份沉甸甸的“平安答卷”背后,是全省上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生动实践,更是法治力量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鲜活注脚。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问题,江西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在鄱阳湖区域,江西持续擦亮“大江大湖治理”品牌,通过联谊联防联治机制,组织多部门常态化联合巡逻执法,集中整治枯水期突出问题,有力维护了湖区生态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这种“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辩证法,正是江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的生动写照。
出入平安,是每个人对安全最直接的期盼。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江西各地涌现了一批亮点做法:南昌市系统打造大型安保模式,2024年以来保障425场大型活动安全举行;九江市创新实施“警企联合惩戒”机制,及时抄告不文明交通行为,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抚州市临川区推出“早晚守护”全时段精细化治理,以专项整治筑牢道路交通安全屏障……据统计,去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5%和12.54%,较大事故起数下降35.29%。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2024年,江西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防控水平: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1876起,全省中小学专职保安配备数量增加30.6%;深化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70%左右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到化解。同时,创新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公益赠书、心理援助热线、推动精神(心理)科门诊设置运行等方式,有效疏导社会情绪,守护群众心理健康。
积小平安为大平安,铸局部平安为整体平安,我省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和基层网格员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已全覆盖建成,县级综治中心扎实推进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化”,乡级综治中心基本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已有1697个单位、308个调解组织、58个仲裁组织、121个社会组织进驻县级综治中心平台;7万余名网格员全年排查矛盾纠纷21.1万件、化解20.7万件,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赣鄱大地,人杰地灵,自古英雄辈出,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见义勇为事迹。2024年,我省3人获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累计19人荣登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全省新增平安志愿者6.9万余人,累计达265万余人;各地各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3万余场,为群众办实事21.8万余件,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解题见担当,破题显智慧。平安建设的真谛,在于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展望未来,江西将继续统筹推进风险防控与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与法治支撑。 (吴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