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群发短信客户实战【8个小时发短信15万条】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一张张幻灯片在投影幕布上不断切换,一段段短视频引发官兵共鸣……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某连会议室内,新兵黄俊鹏与二级上士康华卫携手打造的爱装管装教育课赢得阵阵掌声。课后测评显示,官兵给予这堂课一致好评。
“新兵担任教育课主讲人?”这一幕让正在采访的记者感到好奇。该旅政治工作部谭干事讲起背后的故事。此前,该旅一名党委常委带领工作组推门听课,发现某连干部围绕“战斗精神培育”主题开展授课时,不仅授课形式乏善可陈,而且内容以理论文章为主,整堂课下来,全程没有互动交流。
针对推门听课发现的问题,该旅党委一班人展开研究讨论。“教育形式一成不变,教育内容跟训练生活贴得不紧,官兵就会提不起兴趣。”该旅一名领导分析说,近年来,大学生新兵越来越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发挥他们学历较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的优势,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按照这个思路,该旅机关制订完善教育方案,鼓励基层打开工作思路,采取“新老结对”方式,为教育炉火添一把“新柴”。
新兵黄俊鹏成了该旅某连首位“新兵教员”。黄俊鹏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不仅擅长多媒体制作,而且对武器装备很感兴趣。教育骨干、二级上士康华卫专业基础过硬、授课经验丰富。得知连队计划开展一次爱装管装教育,黄俊鹏与康华卫主动请缨承担授课任务。备课阶段,黄俊鹏充分发挥特长,运用动画特效、短视频等多种手段丰富授课形式;康华卫根据工作经历,不仅从身边的人和事中遴选多个爱装管装典型作为授课案例,还将自己总结的管装经验在课件中展示,供战友们借鉴学习。授课结束后,这堂形式有新意、内容接地气、课件有创意的教育课,在营组织的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通过‘新老结对’,让教育主体站‘C位’唱‘主角’,有效激发了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旅领导表示,如今,“新老结对”方式已在旅队全面推广,涌现出一批特色课程,多名新兵凭借出色表现被纳入教员库。康华卫告诉记者,这段与黄俊鹏合作备课的经历,让他对新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平时组训施教过程中,他与大家相处更加融洽,班里的内部关系更加密切。(武诗韬、杞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