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发短信实战【8小时发短信15万条】
深秋时节,秋意渐浓,武天高速天门西段的施工现场却依然一派热火朝天建设景象。塔吊臂在空中划出流畅弧线,一片片由湖北交投物流集团自主生产的桥梁伸缩缝,正被工人精准嵌入桥梁缝隙。再过两个月,这条连接武汉与天门的交通大动脉即将建成,这些“交投造”的关键构件,正为项目通车倒计时按下“加速键”。

武天高速天门西段的施工现场。
若把绵延的桥梁比作钢铁巨人,伸缩缝就是它灵活的“关节”。这窄窄一条的构件,要扛下调节温度变形、承载车辆荷载的重任,直接关系到桥梁安全与行车平顺。可放在以前,湖北交通项目要找这“关键零件”,却常面临“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困境。“过去订一批伸缩缝,从外地厂家生产、运输到现场最少等半个月,遇上雨季堵车,工期都得往后拖。”项目负责人坦言,不仅供货慢、成本高,后期维保更要跨省对接,成了建设中的一块“心病”。

武天高速天门西段的施工现场。
为破解这一难题,物流集团率先启动“破局行动”。依托湖北交投集团的资源优势,物流集团专门建起桥梁伸缩缝生产线,30000延米的年产能足以满足多条高速公路需求;从钢材选型到焊接工艺,每一步都对标“行业顶尖”,就是要让“湖北造、交投造”的伸缩缝,既扛得住重车碾压,又经得住风吹日晒。
生产线一投产,便快速衔接项目需求,武天高速天门西段全线8900延米的伸缩缝供应,正由他们保质保量提速生产。“现在工地上已经装了2000延米,我们每天加着班赶进度,12月前肯定能装完,绝不让伸缩缝拖了通车的后腿!”施工现场负责人指着刚安装好的构件,语气里满是底气。脚下的伸缩缝与桥面严丝合缝,车轮碾过只听“沙沙”轻响,通行平顺无颠簸。

武天高速天门西段的施工现场。
近年来,湖北交投物流集团以伸缩缝业务为起点,加快布局交通新材料产业。如今在鄂州、江陵等地,一座座生产基地和配送中心拔地而起,“一园多区”的格局已然成型。仓库里,整齐林立的沥青储罐存储着刚生产的“致远牌”高性能沥青,年销量超百万吨,沥青转运罐车排队等着把“黑金子”送向全省工地;车间里,防水材料、钢筋网片正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产出,曾经依赖外购的交通新材料,如今越来越多贴着“交投造”的标签。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造零件、供材料,更是搭起一条‘科产融合’的产业链。”物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从科研成果落地到产品送到工地,从单一伸缩缝到多元新材料,他们正把散落的资源聚成“合力”,让交通基建降本增效,更让湖北交投集团在交通新材料领域,闯出一块属于自己的“新高地”。(图/文 王翔、毛江、许陈韬、王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