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发短信实战【8小时发短信15万条】
清晨,湖北通山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徐宝云骑着电动车驶入单位门前道路。她习惯性地放慢车速,目光所及之处,绿化带枝叶整齐、地面干净清爽、车辆在白线内停放有序。这片井然有序的景象,正是该县“清洁家园·万人洁城”行动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徐宝云的单位刚刚入选“门前四包”红榜单位。
“我们建立了早中晚三次巡查机制。”徐宝云一边走进办公楼一边说,“确保‘卫生、绿化、秩序、设施’四项责任全面落实,不留死角。”如今,自觉维护环境已成为她和同事们的工作习惯,也成为通山县“绣”好城市治理这幅“工笔画”的起笔之处。
以“门前四包”为切入点,通山县的环境治理逐渐织密成网。自9月起,县“清洁家园·万人洁城”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每周对各单位“门前四包”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发布“红黑榜”:红榜单位经验全县推广,黑榜单位则需写书面检查、限期整改,结果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
环境治理的触角同样延伸至背街小巷。位于洋都社区的桃源路,曾是一条让居民“步步惊心”的小巷。路面坑洼、年久失修,老人怕摔,孩子难行。家住附近的王先生回忆起来仍眉头紧锁:“每天走这路,坑坑洼洼,实在不安全。”
转机发生在今年10月。一次街巷环境督导中,这条路的困境被看见、被重视。该社区网格包保单位——县发改局迅速响应,立下承诺:“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就是头等大事。”
从发现问题到路面清理、平整、硬化完成,仅用三天。这不仅是速度,更是温度。“那晚我特意起来看,工人们干到九点多,路修好了,心里踏实多了。”居民朱先生动情地说。
治理不止于街巷,更流向穿城而过的通羊河。这条通山人民的“母亲河”,其水质关系着一城生态。
晨光中,身着统一防护服的保洁人员正驾驶打捞船缓缓行进。他们以自制塑料膜作移动屏障,将散落的塑料瓶、枯枝落叶等漂浮物聚拢,再娴熟地打捞入舱。
“每天八小时的保洁,只为河水更清、环境更美,希望大家共同爱护我们的母亲河。”环卫工人陈洪来说道。如今,通羊河治理已被纳入常态化工作,朝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稳步迈进。
今年来,湖北通山以“清洁家园·万人洁城”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紧扣社区、机关单位、重点场所三大区域,集中力量解决“脏、乱、差”突出问题,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全力营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城乡环境。同时建立健全“双重监督”“红黑榜公示”和“回头看”机制,严格督导,杜绝敷衍塞责、流于形式。全县上下以“万事有解”的信念、“担当作为”的作风,共同描绘美丽宜居新通山的生动图景。(程思 龙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