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发短信实战【8小时发短信15万条】
人民网华沙10月25日电 (记者禹丽敏)在秋意渐浓的维斯瓦河畔,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温柔奏响。10月24日晚,由肖邦研究院与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共同主办的“琴咏肖邦 情满中波”钢琴音乐会在华沙举行,来自中国与波兰的五位青年钢琴家同台献艺,以琴声为桥,续写两国深厚的文化情谊。
开场由波兰青年钢琴家祖赞娜·塞布克带来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作品41号与《降A大调叙事曲》作品47号。她的演奏优雅细腻,旋律中流露出波兰民族舞曲的轻盈节奏与浓烈情感,为当晚拉开了温柔而典雅的序幕。
中国青年钢琴家、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获奖者吕天瑶随后登场,她以一曲《降B大调〈唐璜〉主题变奏曲》作品2号惊艳全场。

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吕天瑶演奏现场。人民网记者 禹丽敏摄
中国青年钢琴家吴一凡带来肖邦《幻想曲》作品49号与中国作品《牧童短笛》。他的演绎在浪漫与乡愁之间切换自如,东方旋律在华沙的夜色中回荡。

中国青年钢琴家吴一凡演奏现场。人民网记者 禹丽敏摄
来自波兰的钢琴家亚当·卡乌杜斯基以 《c小调夜曲》作品48号第1首的温柔忧郁开篇,再以《f小调叙事曲》作品52的宏大与激昂作结,带领观众走入肖邦音乐的精神深处。

来自波兰的钢琴家亚当·卡乌杜斯基演奏。人民网记者 禹丽敏摄
中国青年钢琴家、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获奖者王紫桐演奏了《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作品22号。她以柔中带刚的音色和细腻的层次,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清澈的尾音在厅堂中久久回荡,赢得了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王紫桐演奏现场。人民网记者 禹丽敏摄
整场音乐会以肖邦为纽带,以钢琴为语言。中波两国青年艺术家用琴声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在浪漫与真挚之间,展现出音乐跨越国界的力量,赢得嘉宾阵阵掌声。

来宾认真聆听。人民网记者 禹丽敏摄
10月2日至23日,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经过三轮激烈角逐,最终中国选手王紫桐和吕天瑶分获第三和第四名。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古典音乐赛事之一,1927年由波兰钢琴家茹拉夫莱夫创办,在波兰首都华沙的国家爱乐厅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