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景
10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109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数量居全国首位;20家企业上榜“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上榜数量还是全国首位……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中,浙江民营企业再创佳绩,其发展活力展露无遗。
规模实力稳步增长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贡献了浙江省67%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进出口、85%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浙江民营企业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成为浙江最具创新活力的主体。”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曙明表示,当前,浙江省已有高新技术企业4.7万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01家,这当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榜单上的数据体现了浙商的发展底色。从规模上看,107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万亿元,户均919.56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6.95%和5.95%;83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且盈利,占上榜企业数的77.57%,营收千亿元级以上的企业达24家,较去年增加3家;从行业上看,浙江制造业主导优势明显,109家“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覆盖了27个大类行业,10个大类行业的企业数量在5家以上。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浙江诞生了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培育了众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和产业集群,可以说民营经济已经刻入浙江经济的基因之中。”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天表示,浙江在制度层面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出台,把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支持纳入法治轨道。浙江还特别注重营造尊商有礼的人文环境,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风云浙商”颁奖典礼已连续举办20多年,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在谢天看来,深耕主业的专注力、创新投入的爆发力、全球布局的辐射力是浙江民营制造业成为领军力量的关键。事实上,在“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这两张科技类榜单上,浙江民营企业上榜数也是稳居第一位。今年1月至8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新产品产值增长6%,体现出在研发投入和生产销售两端都“新意盎然”。
政企携手共同成长
新晋千亿元级营收的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浙江总部、境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空间布局,构建了镍钴锂资源、有色金属绿色冶炼、锂电材料制造、循环回收的一体化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凭借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持续深耕与突破创新,该公司2024年集团总营收达到1017亿元。
“民企的成长路上,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培育。”华友控股集团公司战略总监陈颖表示,一直以来,属地的桐乡经济开发区全力支持该公司发展,在项目规划、产业发展、对外投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我们从要素保障、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支持区内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桐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正表示,政府要当好“店小二”,积极鼓励企业坚持走数字化、绿色化的创新型发展道路,与广大企业同频共振,以服务至上的理念做好企业服务的点点滴滴。
在浙江,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不仅是龙头企业有保障,中小民营企业也是政府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
杭州锐研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市钱塘区大创小镇里一家从事半导体晶体材料制备的公司,近期正计划开展器件研发工作,并推动项目产品投产及市场化,但由于研发投入较大,现金流压力逐步凸显。同时,随着该公司半导体晶体试样成功,产业化投入的资金缺口显现,又因产品设计的特殊性,无法匹配到相关企业进行小批量代工,这成了企业的“心头病”。
“我们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因企业需求量小,一般芯片代工企业不愿意接受小订单,所以成本非常高。”杭州大创小镇管理办公室人才创新部部长苏晓飞表示,针对企业困难,一方面为其对接区内美迪凯公司产业链资源,保障其小批量代工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资金紧张,积极为其对接金融机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寻求社会投资,在政府帮扶下,企业逐渐摆脱困境。
协同发展互惠共赢
大中小民企的全面发展正是浙江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不断进取的缩影。翻看全国工商联的上述榜单,三张榜单覆盖浙江全部11个市,去重后共145家企业,分布呈区域梯次,可谓遍地开花。
“浙江民营经济的繁荣是全省所有地市共同参与的合唱。”中国计量大学“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副主任王嘉珏告诉记者,当前,浙江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形成了众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义乌小商品、海宁皮革城、东阳红木家具、永康五金产业、桐乡毛衫产业等。随着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和产业链全链条的打通,分布在全省的特色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不仅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吸引了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区域产业互补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双城记”涌现,进一步促进全省民企百花齐放。
除了省内协同,浙江也不断进行跨区域的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比如,签署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合作协议,开展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数字安防产业链研究。此外,还共同设立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等跨区域产业基金,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部省协同保障、跨省市协调互助等机制。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嘉兴平湖与上海金山两地协同打造的浙沪新材料产业园,依托上海石化龙头企业优势,“以龙头引龙头”做好补链强链,实现了绿色产业链错位发展和关联上下游协同共建。
“企业干在实处,政府保驾护航。浙江民企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榜单的上榜数量保持全国领先并非偶然。”王嘉珏认为,如今的浙商群体以其敢于改革、善于拼搏、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精神特质,实现了从“个体户”到现代化企业、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从代工生产到品牌塑造的全面升级。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浙商也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近日召开的秋季广交会上,浙江参展企业规模再创新高,从“中国资源、全球市场”逐步走向“全球资源、全球市场”,不仅货物卖全球,更通过高水平海外项目布局、并购,汇聚全球优质要素资源。
(责任编辑:李冬阳)
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视频演示:客户反馈,伪基站短信发送平均1小时1.5万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