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群发短信客户实战【8个小时发短信15万条】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张健介绍,八类人比较容易患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病人发病的概率比平常人群高3到5倍;中老年人群患者逐渐出现动脉硬化,动脉调节能力下降,出现高血压的机会增多;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会增加血容量、升高血管压力;肥胖人群,特别是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脂肪组织会分泌过多的血管紧张素原,从而使得血管张力升高、血压升高;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儿茶酚胺类激素过度分泌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压“难兄难弟”,6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有高血压的情况;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夜间反复缺氧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也会引起高血压。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核心知识显示,35岁及以上居民应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以早期发现高血压,早期治疗。采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医嘱长期、规律用药,并保持血压达标,切不可擅自停药。生活方式改善等非药物干预可控制血压,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应长期坚持。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钠的摄入量建议降至每天2克(食盐每天5克)。
生活方式方面,据国家卫健委介绍,建议应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有助于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日常饮食应坚持食物摄入多样、合理搭配,增加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摄入,增加全谷物、豆类等粗杂粮及优质蛋白质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少吃甜食及含糖饮品。此外,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研究显示,长期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7mmHg。建议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7次。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抗阻(肌肉力量)训练、柔韧性拉伸训练等。(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璐)
(责任编辑:郭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