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孝感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城市建设与能级提升专场举行。“十四五”期间,孝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主线,扎实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实现跨越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中华孝文化名城等“国字号”城市名片越擦越亮。主要是实现了四个“新突破”。
城市空间格局实现新突破。五年来,高标准编制了《孝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五个基地”的功能定位,确立了向东向南的城市发展方向,划定了28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加强市域内资源统筹调配,推动要素资源向主城区和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全市累计获批建设用地总面积达17.4万亩,较“十三五”时期增长89%,有力支撑了硚孝高速、金融创新产业园、复兴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老城片区、东城片区、南城片区、毛陈片区、临空片区组团式发展,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中心城区加快从沿河发展向滨湖、拥湖发展跨越。槐荫大道、孝武大道、黄陂大道、复兴大道综合改造、孝感北外环线、董永路立交桥、滚子河一桥、福源路、城南大道等道路桥梁建成通车,“内外成环、纵横成网、辐射联动”的“双环十五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路网更加畅通,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的空间格局加速形成。
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突破。五年来,狠抓老城焕新、新城崛起,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十四五”以来,孝感市累计完成城建投资超800亿元,投资完成额保持全省第4。一是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谋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95个、总投资278.4亿元,建成区内涝防治水平总体达到3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探索实践出了一条平原湖区城市有效应对内涝、城水融合发展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二是着力“保供水、治污水、防涝水、抓节水”。三是园林城市建设出圈出彩,全市累计建成口袋公园156个、开放共享绿地210.5万平方米。主城区先后建设老澴河公园、邓家河湿地公园、天保公园、春云公园,改造提升董永公园、后湖公园,新建口袋公园67个。四是城市更新行动稳健起步。高标准完成2023年、2024年中心城区城市体检,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12个、完整社区51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07部,住宅小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老年人、残疾人“上下楼难”的问题初步解决。
城市综合治理实现新突破。五年来,该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长效化水平不断提升。美丽孝感焕发新光彩。
支柱行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推动房地产、建筑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心城区先后6次动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打出“降首付、降利率、提额度、返契税、发补贴、促团购、带押过户、认房不认贷”等政策“组合拳”,2021年以来累计成交新建商品房9.5万套、销售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近600亿元,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2平方米以上,基本实现“住有所居”。推动住房保障扩面提质。累计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万套,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口径保障和“租购同权”,实现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成功打造“全国建筑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入选“湖北十大劳务品牌”“建筑之乡”。建筑业产值从2021年的4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14亿元,年均增长8.7%。(雷振林 李林)
